第二篇 第二章 社会服务

系统管理员    2016年04月07日

字体大小:

  民建北京市委广大会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恢复国民经济推销公债、捐助救灾、组织物资交流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挥自己在经营管理、专业技能的特长,在经济技术咨询、工商专业培训和兴办经济实体中服务社会,发挥作用。

  

  

  第一节 经济技术咨询

  一、恢复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为克服当时国家收支困难,稳定物价,安定民生,使国家经济走上恢复和发展的轨道,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决定。12月16日,政务院颁布《关于发行1950年第一期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指示》。这批公债的募集及还本付息,均以实物为计算标准,其单位定名为分。

  民建北京市分会成立以来,第一个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便是积极响应人民政府发行折实公债的号召,接受推销170万分公债的任务。1950年2月5日,民建北京市分会召开临时会员大会,成立“推销委员会支会”。3月31日,认购任务如期完成。4月21日,交款入库达176.4万分,超额6.4万分。

  1950年,皖北、苏北、河北、河南等地发生重大灾情。2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救灾委员会成立。民建北京市分会常务委员莫艺昌参加全国总工会等单位发起的救灾运动和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为灾区人民发起的劝募寒衣委员会。根据劝募寒衣委员会的号召和民建总会的指示,民建北京市分会成立劝募委员会支会,并请政务院参事在“新知识座谈会”上作关于灾情的报告,唤起会员爱国、爱同胞的热情。在开展劝募工作初期,号召会员、会友以一件寒衣、万分关切的精神积极地捐送。经过努力,共有147名会员、88名会友捐送衣物618件,代金233万元(旧币)。

  1951年下半年,为促进城乡交流,繁荣经济,民建北京市分会和北京市工商联先后组织贸易代表团,参加东北、华北、上海、青岛、广州、济南、西安、郑州等56个地区的物资交流会。1952年夏季,协助北京市政府举办2次交流会,并组织5个物资交流小组到东北、华北、西北、中南地区50多个城市进行物资交流工作。1952年秋季和1953年春季配合北京市政府搞2次物资交流会,先后组织43个贸易代表团共1296人参加,购销金额达1347亿元(旧币)。1953年8月,组织北京市工业代表团参加北京地区合作社组织的物资交流会。参加物资交流的民建会员有168人,其中15人被评为模范工作者。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在民建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工商联的推动下,工商界积极响应并完成认购任务。

  二、技术咨询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1979年10月11日至22日,民建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与工商联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同时举行。大会听取、审议并通过胡子昂题为《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回顾了30年来民建和工商联成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过的光明与曲折的历程。根据新的形势,提出解放思想,积极努力,把民建工作纳入为“四化”服务的轨道的要求和工作任务。大会要求全体会员“充分运用我们长期从事工商业、在经济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其它任何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在四化建设、特别是在当前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贯彻中,提意见,献计策,见行动,出成果”。

  根据民建“三大”会议精神,民建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工商联开展经济咨询服务这项陌生的工作。刚开始的做法是发动部分在职与退休成员,围绕发展生产、搞活经济献计献策。在这时期,一些成员对国民经济困难和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乘车难”、“做衣难”、“吃饭难”和“知青就业难”等,提出不少建议和解决办法。1980年,北京市两会设立咨询办公室,统管经济咨询业务,并且帮助一些市、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培训技术人才,提高经济效益。到1984年,先后推荐550名退休成员配合街道联社和劳动服务公司兴办集体企业218处,创税利3419万元,安置7433名待业青年。在开展咨询服务工作中,民建北京市委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对首都建设方针的四项指示,针对本市存在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做进一步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134项。其中包括改进储蓄以收集零散资金、恢复传统风味食品、缓解当时买菜难、托运难等问题,受到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领导的重视和采纳。

  1981年3月,北京市两会在首都剧场举行委员、执委第六次扩大会议,各专业委员会、区两会领导及其成员共1100人到会。由民建北京市委主委浦洁修传达两会中央召开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的精神;按照两会中央提出的成立经济咨询服务中心和工商专业培训中心的设想,使北京市两会咨询工作走出新路子,开创新局面。8月5日,民建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工商联在北京市政府会议厅召开咨询服务工作会议。此后,北京市两会的经济咨询服务工作从个别分散的献计献策,向有组织地提供专业、专题咨询和政策咨询发展。

  1982年10月,由民建北京市委秘书长柏岳等11人组成经济咨询服务工作组赴内蒙昭乌达盟等地,进行13天的咨询考察。随后向该地区的10家皮毛、皮革工厂派出21批、46人次的技术咨询队伍。经过一个时期的工作,使内蒙的皮毛、皮革加工业发生根本的改观,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从此,咨询工作在内蒙地区打开局面,每年耗资数万元在该地区进行无偿服务,传授食品、酿造、皮革、化工等方面的生产技术。1980年至1984年,民建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工商联先后派出15批约150余人次的经济咨询服务队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昭乌达盟、哲里木盟的一些市、旗及湖南省土家族自治州的大庸县、湘西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51个企业、24个项目进行经济技术咨询服务。同时,举办各类技术讲座及专业培训班,听讲人数达2800余人次。

  1985年5月8日,北京市两会成立工商经济咨询服务公司,该公司后更名为北京工商经济技术开发公司。8月27日,民建北京市委浦洁修主委和北京市工商联孙孚凌主委率团赴内蒙古赤峰市进行考察访问。同年,北京市两会向内蒙古自治区的8个旗、市建立糖果、糕点、制革、针织等9个专业产品的生产。其后,咨询地区又发展到哲里木盟、呼伦贝尔盟等18个旗及辽宁、山东、湖南、安徽、河北、甘肃、浙江、青海等省市。此外,还为秦皇岛市的旅游事业和引进外资进行技术咨询服务。

  1986年以后,北京工商咨询服务公司根据需要,成立人才技术开发部。经济咨询从单一向全面、技术服务从一般到专业、经济合作从国内到国际方面深入发展。咨询人员对内蒙古乌兰浩特针织厂的针织产品由原材料选购、工艺革新、生产管理,直到成品市场的开拓全面进行咨询,仅一年的时间效益就增长10倍。公司还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输送到企业,开展电子技术、精密电源、电力、电容器、专用放大器、酚醛树酯等项目的指导,发挥人才效益。以后,又增加计算机软件、生化、农业、化工等18个专业技术项目。1986年到1989年,咨询服务扩展到106个市、县、旗,向700多家企业派出1842人次的咨询人员,完成873个项目。

  民建北京市委从1988年6月至1989年10月组织专家到青海湟中县进行养鱼定点咨询,克服种种困难,攻克高寒地区养鱼的技术难点,取得成功,达到池塘养鱼亩产303公斤,网箱养鱼亩产1.5万公斤,协助当地脱贫致富。

  北京工商咨询服务公司与大专院校、科研等20多个单位挂钩;与日航情报株式会社、国际进出口公司、中国经济咨询公司等单位签定合作协议,开展咨询服务合作;举办技术交流展览会,派遣研修生出国开展劳务合作。自1992年至1995年,引进贸易项目10多项,引进外资4000多万元,协助建立4个合资企业。

  “七五”期间,共派出咨询人员2127人次,完成咨询项目1146项,接受咨询单位1076个,咨询地区共17个省、市、自治区的37个市、旗、县。在咨询扶贫工作中,民建北京市委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单位。1992年,在北京市召开的第二次统战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上,有31位会员和2个集体受到表彰。1993年12月14日,民建北京市委被评为先进集体,出席了全国智力支边扶贫经验交流和表彰会议。

  民建北京市委各区(县)工委、总支和直属支部也做了大量经济咨询工作。民建东城区工委和东城区工商联(简称区两会)1980年以来密切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先后为本区北新桥、朝阳门、东四、交道口街道企业及内蒙古的昭乌达盟、河北省的唐县服装厂、北京密云县云裳服装厂等14个企业派去专业技术人员驻厂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增长。1987年河北省唐县服装厂通过东城区两会咨询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当年1—9月就完成产值91.6万元,扭亏增盈,实现利税6.3万元,提前一个月完成全年利润计划。东城区两会还多次派员赴内蒙古昭乌达盟帮助他们解决挂面断头、酱油没味、豆腐粗硬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帮助赤峰市食品厂的工人在20多天的时间里掌握制作西点、面包等30多种糕点技术。在为四化建设服务中,东城区的民建会员有38人被评为各级先进和“三八”红旗手,其中国家级的2人,市级的5人,区级的34人。

  1980年至1987年,民建西城区工委先后到青海、宁夏、甘肃和内蒙等10个省、市和19个旗、县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开展经济咨询项目83项,创经济效益760万元。

  民建崇文区工委在1979年恢复活动后,运用民建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工商联的贷款开办区属企业永明釉料厂、龙潭手术器械厂等5家工厂;会员开办的区属商店有前门商业网点、晨光百货店和大华医药店等10家。这些工商企业到1990年共创利润6000余万元,安置待业青年1000余人。1992年,崇文区民建会员利用海外关系,为怀柔华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海淀西山保健饮料厂等5个单位提供引资外销咨询。1993年,协助银河公寓、王朝妇履有限公司、龙新建筑装潢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引进外资取得成功。

  1980年至1983年,民建宣武区工委和宣武区工商联一起,推荐110人协助区属联社和劳动服务公司,先后兴办26个集体企业,安置待业青年1193人。派出29人次到内蒙、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经济技术咨询和培训工作,并帮助内蒙古昭盟办起2座腐乳厂、1座豆制品厂。1987年,民建宣武区工委成立“金城经济技术咨询公司”,与宣武区科协共同举办“振兴宣武经济研讨会”,邀请16位专家针对宣武区特点、优势和现状,提出5个方面有价值的建议。

  民建海淀区工委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内蒙古、甘肃等地多家企业进行技术咨询和专业培训。1985年,帮助河北省献县办起养殖厂和饲料加工厂;帮助甘肃、河南、河北等地建立粉丝厂。1986年,帮助河北省固安县建立综合食品厂等。民建海淀区工委会员许世全1981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92年被评为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和北京统战系统先进个人。

  民建朝阳区工委自1980年以来向33个单位提供咨询服务95项。

  1983年,民建石景山区工委和石景山区工商联针对本区部分餐厅、餐馆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差的问题,先后邀请有关专家就企业管理和烹调技术进行专题讲座共16次,参加听讲人数达1100多人次。1984年至1987年,民建石景山区工委先后为4个区属企业进行技术咨询,并引进生产项目2项。1990年,为7个企业扩大业务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1991年,民建石景山区工委成立“建联经济咨询服务部”,开展技术咨询、财务管理、解决债务纠纷、担任法律顾问等项服务活动。

  民建门头沟支部在经济咨询中,为18个单位派出经济技术咨询人员52人次,咨询项目15项。

  

  

  第二节   专业培训

  1956年3月,民建北京市分会和北京市工商联联合举办“北京市工商界业余政治学校”,乐松生任校长,殷玉昆、浦洁修、凌其峻三人为副校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民建北京市委从1980年起,在积极开展经济咨询服务的同时,根据社会的需要,开展工商专业培训工作。10多年来,坚持面向社会服务的方针,为成人办学的宗旨,按照民建中央、全国工商联“扬长避短、拾遗补缺、稳步前进、讲究实效”的培训工作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成人教育工作。

  1981年7月16日,由民建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工商联共同创办国家承认学历的“北京市工商业余学校”在北京市政协会议厅举行开学典礼,民建北京市委浦洁修主委兼任校长。1988年,北京市两会成立“北京工商职工中专”,浦洁修任校长。该校先后面向北京市工交、财贸、城建等8个总公司开设工商专业单科培训班73个,培训学员3815人。1992年该校划归民建北京市委经办,1994年钱椿涛任校长,1997年朱相远任校长。截止1994年,这所学校向社会输送90个专业的3171名中专毕业生和11428名非学历的单科结业生。1996年,北京工商职工中专招收全日制中专班,开办3个专业、招收5个班、213人,毕业人数为197人。招收业余中专班27个,设置10个专业,共有学生824人。在北京市成人教育评估检查中,被评为北京市成人中专合格学校。此外,民建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工商联各区组织共开办业余中等专业学校1所,业余学校7所,短期培训班7处,共招收415个班次,培训学员16779人次。

  1986年9月,北京市两会和朝阳区教育局联合创办“安贞东里幼儿园”,并在园里开办儿童艺术学校,设立图画、电子琴、幼儿英语等课程,共举办3期11个班,245名儿童参加学习。1992年,“安贞东里幼儿园”划归北京市工商联经营。

  1993年,民建北京市委创办一所开放式办学、封闭式管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寄宿型十年一贯制“北京建华实验学校”,后并入“十一学校”。

  北京市、区两会各校举办的在职职工培训班通过教学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如民建北京市委主办的工商职工中专全科班、东城区建华学校主办的会计班、西城区建联学校主办的中药班、丰台建中学校主办的珠算班。宣武区建华学校1986年开始为武警培训军地两用人才,1988年被宣武区人民政府授予“智力拥军先进集体”。1982年,民建东城区工委和东城区工商联经东城区成人教育局批准,成立北京市东城区民建工商联建华学校,该校先后举办各类学科121个班,结业学员3982人;民建西城区工委与西城区工商联共同创办的建联学校,至1993年底共开设医药、美术、财会等4个专业230个班,毕业学员2882人;民建崇文区工委和崇文区工商联1981年共同创办的民建工商学校,至1993年先后开办会计、证券实用技巧等27个培训班,培训人员5000余人;民建宣武区工委1984年与宣武区工商联共同开办的建华学校,先后开设书法、商业等40个培训班,培训人员2000余人;民建海淀区工委和海淀区工商联于1980年8月共同创办海淀建联学校,该校自成立至1993年共举办会计、广播电视、文秘等大专、中专班49个,招生1792人,举办中医基础、升学补习、幼儿舞蹈等各种培训班128个,培训人员4518人;民建朝阳区工委和朝阳区工商联于1984年成立建联业余学校,面向社会举办各类培训班69期,培训学员2000余人;民建石景山区工委和石景山区工商联于1984年共同创办的建联补习学校,截止1993年共举办中、高考补习班,厂长经理大专证书班、企业管理大专证书班、机械制图班等68个,毕业学员达3578人。民建通县总支与民建北京市委培训中心于1996年合办旅游饭店管理中专班,46名学员获中专学历。民建门头沟支部自1985年至1986年的两年中,举办各类成人培训班12个,培训581人。1984年至1989年,民建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工商联合作在北京市、区全面开展工商专业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02个,培训学员46051人,已毕业和结业的41397人,其中2087人获中专学历。1989年至1993年,毕业或结业人数已达7.7万人,有7所业余学校被评为北京市成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1995年,民建北京市委、区工委各校新开班43个,招生2110人,结业56个教学班,学生3949人。当年有在校学生1532人,48个教学班。

  为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与领导,民建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工商联首先成立工商专业培训办公室,以提高待业青年文化水平和技术培训为主,后来发展到在岗职工的专业培训,继而对老少边穷地区提供专业技术培训。1987年以后,根据民建中央的部署,又开展军地两用人才培训,通过刊登广告、发函、电话联系等办法,主动将自己的培训内容、师资情况和办学条件等告知驻京一些部队,根据反馈信息,按照部队实际需要,采取灵活方式为部队培训人才。举办高教自学辅导与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班、讲座、研讨班等。10余年来共培训各类人才7万余名。

  开展高层次的教学活动,是民建北京市委培训中心的一项有益的尝试。如举办“总会计师、总经济师研修班”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深化企业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研讨班”等,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研讨资金、成本、效益、股份制和思想政治工作,这些问题,有的困扰阻碍企业的发展,有的是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现代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讨,加快企业改革的进度。自1992年以来,结合金融、税制等新法规的出台,先后举办“企业劳动制度、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险改革举措”、“新税制纳税及计算机培训班、研修班及系列讲座”。

  

  

  

  

  第三节   兴办实体

  1980年12月15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民建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工商联共同创办“北京市工商联投资服务公司”,孙孚凌、于熙钟、钱椿涛先后任总经理。到1985年底,销售收入总额达2亿元,实现税利2055万元,上缴各种税款787万元,安置待业人员2500多人。到1989年,公司已有30个下属企业,并且还在深圳、天津、秦皇岛、烟台等地开办企业,五年上缴税金1500多万元。公司的资产已相当投资的50倍,其中,所属汽车配件商店被评为全国劳动服务公司先进单位。1992年,起该公司划归北京市工商联经营。

  1986年4月,民建北京市委成立北京会计师事务所工商分所。1988年4月,更名为北京会计师事务所第四分所,朱大同任所长,注册资金2万元,实行独立核算。1993年12月,独立为市级单位,更名为北京京建会计师事务所,注册资金3万元,方占瀛任所长。1994年,注册资金增加至30万元,其来源均为事务所历年的积累。在民建北京市委与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双重领导下,北京京建会计师事务所到1996年度,总资产已达100多万元,年收入达123万元,李一经任所长。业务范围从刚开始时的咨询服务,发展到年度审计、特殊项目的审计、验资、资产评估、常年会计顾问、税务代理等,服务对象包括各行各业。1990年至1995年,民建北京市委还先后成立审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及劳动服务公司等,面向社会服务。

  与此同时,北京市两会所属各区两会也先后开办或协助开办经济实体。1983年,民建会员刘振英等4人在民建东城区工委和东城区工商联的积极推荐下,由北新桥街道联社出资8万元,提供旧房两处,经过半年的筹建,“稻香村”南味食品店第一门市部于1984年1月开始营业。当年销售收入264.6万元,利润24万元。至1995年,已拥有8个门市部,1个批发部,3个生产车间和占地16万平方米以上的生产基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总值达84万元,年销售收入3亿元,利润34万元,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实力的稻香村食品集团。民建会员刘振英为该集团董事长,被评为全国食品行业百名“优秀企业家”。该集团被评为“明星企业”、“重点企业”、“北京市优秀老字号”等。

  1979年以来,民建西城工委会员先后协助组建又一村食品厂、一枝春茶庄和桂香春食品店等企业。其中桂香春南味食品店由西城区月坛街道联社出资,于1989年4月开办,民建会员何凤琢任经理。当时该企业仅有1个门店、1个生产车间,经营面积500平方米,年销售收入264.1万元,上缴税金8.5万元。至1997年,已拥有10个门店、6个生产车间、1个生产加工基地,生产经营面积14230平方米,职工276人,固定资产350.8万元,净资产981.7万元,累计销售收入26478万元,上缴税金1844.9万元,利润2184.2万元,发展成为具有实力的桂香春食品公司。民建会员何凤琢为该公司总经理,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连续9年被授予北京市级爱国立功竞赛标兵以及北京市民族工作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该企业获得北京市、西城区颁发的荣誉称号44项。

  1992年,民建崇文区工委和崇文区工商联发动会员集资,有65位会员集资18万元,兴办求实商行和鼎新商行。1993年,由43位会员集资30万元,兴办北京建通商行。

  1980年,民建宣武区工委和宣武区工商联推荐两位老会员协助宣武区街道联社筹建天桥建筑公司,从借来的1.2万元起家,到1990年已经发展成为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职工4000余人,下设4个施工处、2个加工厂、1个实验室及各种类型建筑机械和运输汽车的大型建筑公司。上缴国家利税3000多万元,在北京交付使用的建筑面积为60多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100%,被评为国家二级一等企业,该公司承建的北京音乐厅和天伦王朝饭店工程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1992年,民建宣武区工委商业支部会员与北线阁小学开办“顺天阁餐厅”;1993年,创办瑞祥公司和星空电子厂。

  1984年10月,由朝阳区民建、工商联会员集资兴办京朝经济服务公司,开设7个门市部,1个食品加工厂,1个汽车修配厂,安置待业青年200人,累计上缴税金479.20万元。

  

  

  第四节   在本岗位作贡献

  民建北京市委会员以经济界人士为主,在他们中间,涌现出大量的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先进模范人物。无论是建国初期,还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都能以中共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为中心,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多年来,先后被评为爱国立功竞赛标兵、优秀企业家和市、区先进工作者的会员不下千人次。1952年至1995年,民建北京市委有16人次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详见下表:

  3—1   民建北京市委会员获劳动模范称号人员统计表      单位:人

时  间

奖 励 名 称

人数

名  单

1952年

北京市劳动模范

2

杨华、赵连弟

1957年

北京市劳动模范

3

王祖荫、刘风池、李凤桐

1981年

北京市劳动模范

2

许世全、刘振英

1985年

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

4

王正义、王建华、魏庭棣、沈春华

1989年

北京市劳动模范

1

刘振英

1993年

首都劳动奖章

1

池向东

1995年

北京市劳动模范

4

唐伟力、田文化、何凤琢、何平山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