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写在脸上 使命刻于心中(60年·面孔)
叶晓楠 2009年09月25日
历史的天空,群星灿烂。60年间,多少风流人物!从只有662人参加的第一届政协会议,到拥有2200多名委员的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政协委员同唱一首“振兴中华”之歌。今天,我们再次回望那些曾经点亮中国民主政治舞台的面孔,纪念这段戮力同心,一起走过的光辉岁月。 黄炎培:推心置腹话“周期” 1949年3月26日,双清别墅。刚到北平的毛泽东,单独宴请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黄炎培。谈笑风生中,毛泽东把建国方略、大政方针一一倾吐。 与此遥相呼应的,是1945年,两人间一次著名的谈话。黄炎培来到延安,与毛泽东把盏论道,推心置腹,有没有一条道路可以走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率”?毛泽东的回答,简而言之,民主。还是风雨如磐的日子,但这对“诤友”已是目光如炬,看穿历史迷雾。 黄炎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是中国民主建国会与中国民主同盟两个民主党派的创建者。1948年,黄炎培辗转抵达北平,参与了新政协筹备的重要工作。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开幕,黄炎培为筹备会第四组副组长,与全组人员一起,负责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中南海开幕,黄炎培等14人代表民主建国会出席了会议。他满怀信心地说:“我们相信,有了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中国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是可以战胜任何敌人、克服任何困难的。” 新中国成立后,生性超脱的黄炎培不愿出仕,周恩来两次亲自登门邀请。黄炎培终于打破“不为官吏”的立身准则,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之职。 马寅初:秉忠直言说“人口” 谈到中国的人口问题,无法绕开“马寅初”这个名字。 马寅初曾在全国政协第一至五届任委员、常委,还担任过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 1957年6月,他提出“新人口论”,指出:“控制人口,实属刻不容缓,不然的话,日后的问题益形棘手,愈难解决”,必然引起一系列矛盾,“拖住我们高速度工业化的后腿,使我们不能大踏步前进”。 他的“反调”也由此付出代价,直言招来猛烈的批判。“文革”期间,在“四人帮”的授意下,马寅初还被带上了“资产阶级反动学者”的帽子。屡遭批判的他,始终拒绝认错,并利用一切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出一位学者的铮铮硬骨。 在一次北京市政协的小组学习会上,他对反右扩大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右派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应该反击的,但是右派分子不会有那么多。有些人是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作用的,但却给错戴了右派的帽子。我马寅初大声疾呼,一定要为错划的右派分子摘掉帽子。”敢于说这样的话,勇气可见一斑。 1979年,有关部门登门向他宣布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此时的马老已经98岁了,饱经沧桑的老人说:“错误的东西平反过来需要有宽阔的胸怀和巨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能有这样大的气魄,这样大的力量,说明她大有希望。” 吴敬琏:抱诚守真顶“市场” 吴敬琏,一位老学者,多年举着市场经济理论的大旗,从来没有手酸过。 2007年,吴敬琏结束了15年全国政协委员生涯。作为著名经济学家,他还以敢说真话著称。改革初期,他即大声疾呼,勇敢地把市场经济理论推向思想界。在国家领导人面前,他引经据典,为市场经济辩护,因此被一些人叫做“吴市场”。在当时,这并不是一种完全的褒奖。然而,性格执着的他从未脱离“市场化”的核心做研究。而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逐渐验证了他观点的正确。 2000年,针对基金黑幕与股市泡沫,吴敬琏在多数学者选择沉默时,用专业精神毅然揭穿了“皇帝的新装”。也正因为此,他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界的良心”,这也是他从经济学家转向公共知识分子的开始,从此他更多地进入了公众视野。 近年来,在全国两会上,吴敬琏又发表了一系列言论,无一例外地成了舆论焦点,甚至遭到“炮轰”。到底是务实之论,还是丧失民本立场,立论尚需时间。但面对公众的质疑,吴敬琏显得非常坦然:“如果当政协委员怕挨骂,那么我们这些人就不用当了,可以回家了。” 罗哲文:奔走呼号为“长城” 提到罗哲文,总是会与长城、大运河以及中国许许多多美轮美奂的古建筑联系在一起。 罗哲文是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半个多世纪来,从北京古城改造到故宫大修,从长城保护到运河整治,从历史文化名城设立到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罗哲文的身影总是穿梭其中。 罗哲文跑得最多的地方要数长城了,60多年来,他登长城少说也有几百次。他说,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要求在10年内,把长城的情况弄清楚,为此拨款配备车辆设备等必须的物资,“但是不好弄,真是不好弄,30年过去了,家底一直还没有弄清楚。”1987年八达岭长城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遗产》名录,他是申请文书的起草者。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人”的罗哲文,仍在为保护长城、修复长城而奔走呼吁。 罗哲文还是中国加入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倡导者之一,1985年3月,侯仁之发起并联合罗哲文等4位委员,在政协会上递交了《建议我国政府尽早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提案。1986年,罗哲文马不停蹄地又投入到第一批世界遗产申报工作中。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罗哲文一生的情缘。已年过8旬的罗哲文,一提起古建筑,仍有说不完的话…… 朱永新:锲而不舍促“教改” 朱永新把参加每年的两会称作“春天的约会”。拥有博士学位的朱永新曾经是苏州市副市长,是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如今,他又是民进中央副主席,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者。 去年,朱永新出版了一本题为《我在政协这五年——一个民主党派成员见证的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书籍,讲述了他作为一个民主党派成员,以教育为切入点,在政协5年参政议政的实践成果和理性思考。 担任全国政协常委的5年里,朱永新提交了80份提案,其中就包括大量以教育为主题的提案,有媒体称他为“撰写教育提案最多的全国政协委员”。 如关于免费义务教育的问题,2004年,朱永新就提出了《在西部地区和其它贫困地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的建议案》。2005年,朱永新又提出在全国农村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建议,而从2008年秋季开始,全国城乡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 为了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提案,仅2004年,朱永新就到过陕西、甘肃、云南、山西、山东等地的100多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他说:“我从不敢轻慢这些研探国家大事的机会,不敢将国家政策与平民百姓的柴米油盐割裂开来”,因此,他坚持一有机会就“蹲在民间”,“带着一双政协委员的耳朵和他们交流,带着一双政协委员的眼睛走向贫困的教育”。朱永新坦言:“不管怎样,我们的努力起了作用。” 王翔:责无旁贷言“民生” 出台物权法、修宪、修改刑法、高考日期提前、取消春运票价上浮、取消农业税、征收酒类专卖税……将这些提案集中起来,一个人的名字呼之欲出——江西民生集团董事长王翔。这位与新中国同龄、已连续当了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江西人,十几年间,他共提交了256件提案,其中大部分提案都关乎民生,被外界冠以民生“提案王”的美名。 在2004年两会期间得到与胡锦涛总书记当面对话的机会时,他提出:“我建议,一取消农业税,农民少交几块钱;二征收酒类专卖税,弥补取消农业税后财政的开支需要。”在王翔关于取消农业税的提案上交两年后,也就是2006年6月22日,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该项政策惠及亿万农民。 2005年两会期间,王翔提交了“关于取消铁路春运车票违法涨价的建议”提案。王翔说,当时铁道部部长说春运车票上涨2002年举行过听证会,我反驳的理由是,听证会结果有效期只有两年,而且乘客买票后就和铁路局形成合同关系,铁路局应该给乘客提供良好的服务,但是春运别说服务,连最基本的座位都没有,这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每当看到春运时农民工背着大包小包、拉家带口地挤火车,我就感到心酸。”王翔说。 王翔提案的另一个重头戏是提出保护个人私有财产,也正是由于王翔等众多委员的推动,2006年,《物权法》终获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