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伦:我的民建——支部传承与老字号企业的复兴

李博伦    2024年10月12日

字体大小:

  作为一名民建会员、民建东城区委稻香村支部的一员,在北京民建组织成立75周年之际,回顾稻香村支部的发展史,令自己感触良多。

清光绪廿一年,“稻香村”老字号诞生

  1893年,正值清光绪二十一载,北京城内繁华与古韵并存,一派生机盎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一家名为“稻香村”的糕点铺子悄然诞生于京城的街巷之中。“稻香村”以精致的糕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匠人精神,迅速获得了京城百姓的喜爱。“稻香村”食品企业品牌的创立,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载体,传递着中华饮食文化中的那份独特韵味与匠心独运。然而,“稻香村”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起伏不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动荡的社会环境使得许多传统行业遭受冲击,稻香村亦一度陷入了沉寂。

改革开放春风,老字号重焕生机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各行各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国家吹响“恢复发展名厂、名店、名特产品”的倡导下,“稻香村”再次迎来了新生。1983年,在时任东城区工商联副主委刘振英老先生的筹划推动下,带领50年代加入民建的老会员刘振英、宋士武、潘绍恩等几位老先生,于1984年1月正式复业了“稻香村”品牌。“稻香村”不仅重新焕发了昔日的光彩,更是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创新,承载着文化记忆的美味与匠人精神,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自“稻香村”企业复业起,民建稻香村支部正式成立。刘振英、宋士武、潘绍恩等几位老先生是稻香村的“复兴者”,见证了稻香村从沉睡到苏醒的过程,也为民建稻香村支部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民建稻香村支部的初创与发展

  1986年,对于稻香村企业而言,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那一年,车间主任池向东在刘振英老先生的推荐下,加入了民建,正式成为稻香村支部的一名新会员。池向东不仅在企业管理方面展现了非凡的才能,他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卓越的领导力,很快便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尊重,逐渐成长为民建组织的中坚力量。他积极推动民建组织发展,不仅积极参加支部活动,更将企业管理和创新思维融入支部活动中,开创了一种独特的交流模式。支部的活动不仅是政治学习,更多地采取座谈形式,深入探讨企业运营、管理以及市场拓展等策略。不仅为会员提供了专业技能提升的机会,也促进了稻香村企业文化的传播。这种基于工作场景的深度交流,使得稻香村支部超越了一个单纯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范畴,成为一个集思广益、共同成长的平台,是企业文化与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这个平台上,民建会员们不仅能够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智慧,还能共同面对挑战,探索未来发展的方向。

跨越世纪的挑战与机遇

  进入90年代末,随着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相继退休,如同失去了几根重要的支柱,稻香村支部的活动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停顿。面对这一挑战,东城民建积极介入,采取一系列举措重振支部。在区级组织的精心安排下,从直属支部中选调了温静艳、何磊、张林、钟敏等十位优秀会员加入稻香村支部。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视角,他们的加入无疑为稻香村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从此稻香村支部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池向东时任民建北京市委委员,在稻香村支部的成长中起到了引领和凝聚人心的关键作用。支部活动的日常组织和策划,主要由温静艳同志负责,她以出色的组织能力和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确保每次活动都能顺利进行。

  鉴于支部成员分布于各个行业,温静艳巧妙调整活动形式,使其更贴近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实际。除了传统的政治学习,她还特别注重结合稻香村企业特色,多次组织参观企业、探望老会员活动,不仅加深了会员们对稻香村历史的了解,也促进了跨行业的交流与融合。在这些活动中,会员们聆听刘老和池总讲述稻香村的辉煌历程,了解食品行业原料的重要性,以及精湛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90多岁的宋老先生,虽年龄已高,却精神矍铄,他用自己一生的智慧和经验,向大家展示了如何通过观察、嗅闻、触摸等传统技艺,精准判断食品原料的来源和品质,这些生动的示范和讲解,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宋老的故事和教导,不仅传递了稻香村企业“术业有专攻、工匠精神、艰苦奋斗、团结奋进”的品牌文化精髓,更激发了大家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不懈追求。

传承与创新,稻香村支部的新生

  踏入21世纪,稻香村支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转折。随着几位创始人的相继离世,尤其是那些为支部打下坚实基础的老前辈们的离去,稻香村支部仿佛失去了灵魂的灯塔。池向东常务副总成为了仅存的老成员,肩负起了传承与发展的重任。一时间,关于支部未来的走向和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2005年,正当稻香村支部处于十字路口之际,何磊同志临危受命,接过了支部主任的重担。面对是否应更改支部名称的激烈讨论,何磊同志与区工委领导深思熟虑,最终达成了共识——保留“稻香村”这一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命名,以此来传承并弘扬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与精神。这一决定,不仅彰显了对过去的尊重与珍惜,更体现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与决心,为支部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2012年,稻香村支部迎来了一次意义重大的扩充与整顿。在这次调整中,许铭、张威、李智等十二名优秀的同志加入了支部,为稻香村支部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这次扩充,不仅在人员构成上实现了多元化,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稻香村支部正式步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新阶段,预示着支部将开启一段崭新的旅程。

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在民建东城区委领导的鼎力支持与全体支部会员的不懈努力下,短短几年间,稻香村支部经历了显著的成长与蜕变。通过积极与外界支部开展交流合作、研讨学习,支部不仅在规模上迅速壮大,更在内涵上日益丰富。区委新会员入会政策的调整,赋予了稻香村支部更多的自主权,由传统的“区委统一吸纳、统一调配”转变为“支部自行发展新会员入会”,这一变革为稻香村支部打开了广阔的人才引进渠道。支部广纳贤才,吸引了一批批精英人才加入,其中包括许瑄、李欣、田剑、李博伦、高崇南等业界翘楚,会员数量稳步增长,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0余人的大支部,支部力量日渐雄厚。为了进一步凸显“稻香村”特色,池总亲自引荐了两位稻香村企业的核心人物——主管生产的郭亚萍副厂长和销售经理刘松岩,加入民建大家庭。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支部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也让支部成员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稻香村企业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16年,许铭同志当选为支部主任。在他的带领下,支部建立了支委会,明确了组织架构,细化了职责分工,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支部会员积极响应支委会号召,无论是信息收集、宣传报道,还是组织活动,每一项工作都得到了高效且专业的执行,展现了支部强大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近年来,稻香村支部紧扣稻香村企业文化的核心,多次携手区委和其他支部,共同策划并实施了以参观稻香村工厂为主题的一系列交流学习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参与者近距离感受了稻香村的生产流程和匠心独运,更深化了对稻香村企业文化和精神内涵的理解,有效地传承和发扬了稻香村的品牌精神。此外,稻香村支部还积极参与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故宫,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赴河北开展扶贫助学项目,传递爱心与希望;参与植树活动,倡导绿色生态理念;以及各种公益捐助活动,彰显社会责任。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支部成员的生活,也提升了支部的社会影响力。在履行民主党派职责方面,稻香村支部同样不遗余力。支部成员积极参与每年的区级重点调研课题,向区委提交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充分发挥民主党党派重要作用。稻香村支部的故事,是关于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服务社会的生动篇章,它不仅记录了一群志同道合者的奋斗历程,更见证了稻香村支部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蓬勃发展。

展望未来,稻香村支部的辉煌篇章

  稻香村支部的故事,不仅是一部民建基层组织的发展史,更是一部时代变迁的缩影,它见证了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历史转折,记录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是老字号企业复兴与传承民建优良传统的生动写照。

  如今,稻香村支部已成为北京市内行业覆盖面最广、文化水平最高、最年轻化、最有活力的支部之一。它不仅继承了稻香村老字号的传统精髓,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引领着行业风向标,传播着中华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无论是通过深化企业文化的挖掘与传播,还是通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稻香村支部都将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弘扬中华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在新的征程上,稻香村支部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携手全体会员,共同书写下一个百年辉煌,让老字号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让民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作者系民建东城区委稻香村支部会员,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科长)

责任编辑:郝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