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双锦 2017年10月12日
难忘2006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孙晓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缅怀学习他追求真理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光辉一生和为国家、为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和杰出贡献。11月12日,在中国农业大学校史与档案馆“名人书房”展厅,校党委书记瞿振元主持了“孙晓村之女孙阳生捐赠校史资料仪式”,其中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的孙晓村“校长任命书”原件,这份珍贵的历史文物保存在农大档案馆成为镇馆之宝。
我们陪同孙晓村亲属一行在农大校领导引领介绍下,参观了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史展览,目睹了这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历经政治风雨曲折发展的非凡历程,驻足凝视毛主席亲笔签署为数不多、不同寻常的校长任命书,以及就农大事件的亲笔批文,呈现出当年那场严峻的校园政治风波的历史背景。
震惊中央、影响学界及海外的“农大事件”
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农业大学。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决定调整院校,将解放区迁京的华北大学农学院、北京大学农学院和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成北京农业大学,集中拥有一批蜚声中外、造诣高深的农学家、名教授,师资力量雄厚,在教育界以至国际上都有相当影响。
由于三所大学历史渊源、发展背景截然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传统、不同的学风和不同的学术流派;而来自三所大学的教师经历不同、思想观念不尽一致,具有不同特点和明显差异,风格迥异;更存在深层次思想意识上的分歧隔阂,校园内一度显现文人相轻、不相往来,洋、土不和谐的氛围,以及种种不协调的状态。
农大校委会负责人是一位功绩卓著的老革命教育家,但他对待学术上不同学派,推崇“米丘林生物遗传学”冠以“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标签,压制“摩尔根生物遗传学”扣上“资产阶级、唯心、反动、伪科学”的政治帽子,其后又断然停开了系主任、著名教授主讲的“摩尔根遗传学”等三门课程,令这位留美归国、成就卓越的农学界泰斗级大师痛感寒心“一腔热情,报国无门”,愤而出走异国他乡,这位享有"中国遗传学之父"、“一代遗传学宗师”世界声誉的科学家离开了祖国。这个消息在校园内外不径而走,严重挫伤了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教研热情。海外的《遗传学杂志》以“遗传学在中国死亡”为标题作了报道,引起国际遗传学界一片哗然、惊鄂!
这一情况震惊了中央。毛主席、周总理作出批示,中央有关领导对其违反中央文教政策、统战政策及其在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对待不同学派的错误,进行了严肃谈话和公开批评。
当中央着手研究解决农大领导问题之际,又发生了“转系事件”,引发了农大问题的总爆发。农大负责人重实践经验、轻系统理论,他主观决定将各系专业设置简单划分为“生产系”和“非生产系”两类,并召集动员三个系的党团员学生带头从“非生产系”转到“生产系”,学校教学秩序被打乱,引起教师强烈不满,学生无所适从。他片面贯彻中央有关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方针政策,急于使农大的教学联系实际,推行“农耕实习”,虽然教改的方向是正确的,但由于未经校委会讨论研究,也没有做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决定将师生全部派到农村去,要知识分子接受生产劳动思想教育改造。校委会领导内部也观点不一,难于统一思想。校园里人心浮动,沸沸扬扬,教师、学生意见很大,纷纷写信给毛主席、周总理,反对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和独断专行的作风,教师怠课说“不必教学,到田里去算了”,致使教学陷于瘫痪,学校出现了混乱不堪的局面。
这引起党中央、政务院的极度重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对反映的农大“转系问题”、教改方式、党群关系引起波动等问题,派出以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为首的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予以彻查纠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间已在卢沟桥农场农耕实习的部分学生因对学习条件与学校行政领导不满,又相继发生向调查组“请愿事件”。为彻底解决农大问题,中央决定由教育部、农业部、林垦部、科学院等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校进行了近2个月的深入调查,认真查明问题做出结论,提出了解决意见和报告。
毛主席亲笔签署任命状 历史选择民建人迎难而上
在历史新旧交替、百废待兴的非常时期,要办好这所新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农业大学,一个好的领导就显得异常重要,能正确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团结协调好人际合作关系,就可优势互补、潜力无限;处理不好则会矛盾重重、步履维艰。
中央对此极为重视,问题的关键是农大领导人选,由谁出任,接手改变这个复杂混乱的局面,事关重大。物色的交点集中在一个名字——孙晓村。
毛主席、周总理和教育部长马叙伦、副部长兼党组书记钱俊瑞等,均深知孙晓村的经历、特点:作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农村经济学家,他三十年代曾主持组织旧中国大规模的农村社会调查与研究,深刻了解中国农业大国的国情,他撰写并编辑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研究论著及刊物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他学识渊博、熟谙教育,有从事大学教授的经历;更有长期与党合作共事、丰富的统线工作经验,曾联系各界人士组织救国会,促成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中国民主建国会的爱国民主人士身份在文教知识分子集中的大学中亦有影响力,他特别善于团结人、协调各方面关系,应对解决复杂问题,能掌握政策原则,有办学治校能力的修养才干,是可堪此重任的最佳人选。联合调查组的报告与有关方面一致向中央推荐,由社会声望很高的爱国民主人士孙晓村出任校长。
党中央、政务院经研究做出郑重决定,撤消原农大校委会主任的职务调离农大。农大改行校长负责制。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任命:孙晓村为北京农业大学校长。
这个决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人士的充分信任与合作精神。
临危受命 勇担重任
孙晓村在农大处于瘫痪艰难困境的关键时刻,临危受命,他肩负着党中央、政务院和教育部的信任与重托,肩负着重大使命,怀着坚定的信念与信心,担起新的职责重任。
据农大校史记载:1951年3月21日,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等中央领导同志陪同孙晓村来到北京农业大学。宣布:北京农业大学领导体制由校务委员会制改为校长负责制。政务院任命农业经济专家、中国民主建国会负责人之一——孙晓村为北京农业大学第一任校长。
发扬民主 致力团结 发挥“桥梁”作用 弘扬合作精神
孙晓村在党中央、教育部的领导支持与指导下,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党的文教政策、统战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上任伊始就展示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待人风范、合作精神、处事原则和领导风格。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领导集体的团结合作
孙晓村在履行校长负责制职责中,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民主办校原则,他虚怀若谷,率先垂范,以党的教育事业为重,对学校负责、对师生负责的精神,搞好领导集体的合作共事,作风民主,从根源上避免“一言堂”独断专行。
他十分尊重学校党组织负责人,主动沟通情况,推诚商谈学校工作。当年农大的党总支书回忆往事感慨道:“孙校长作为一个民主党派人士,他要处理学校许多复杂问题,真不容易,由于学校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既有工作上,又有思想上的问题,既有作风上,又有学术上的问题。换谁来当校长都很难办,但孙校长做得很好,会做工作,有学问,懂教育,懂政策,善于团结人,经常和我们一起商量工作,大事总是先听取党组织的意见,我们相处在一起是很愉快的”。
工作中,孙晓村校长与校党组织书记相互尊重、密切合作,有分工侧重并相互配合,党政关系和谐默契,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形成坚强合力的领导集体,把握政治大方向,凡重大原则问题,充分交换意见,统一领导思想,研究制定规章制度,多措并举,做了大量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端正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变学校政治运动过多,使教学工作走向正常化。农大曾与孙晓村校长合作共事的党总支书记和其后成立的校党委会历任的党委书记、副书记都感怀敬佩、一致赞誉孙晓村为“团结校长”!
孙晓村作为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在任9年,是众所公认的党外校长与党委书记团结合作的典范。
(二)、相信依靠群众民主办校,加强民主集中制度建设
孙晓村是具有很强民主意识、密切联系群众作风的校长。
他走进广大师生中,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情况抓准问题。他即使经过深思熟虑的意见和观点,也不自作主张发号施令,而是谦躬诚挚地以“认为”、“建议”或“提议”的方式提出商议,虚心征求听取各方面意见,发扬民主,尊重民意,群策群力办好学校。
在第一次召开的校务座谈会上,他开宗明义鼓励大家说:“对于学校内部一切工作的推动,则惟有依靠学校本身的各位同志,因为农大的同志都想把农大办好,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力量,一定可以把农大搞好!”他认为,校委会是全校的领导核心,不但应由学校的行政负责人参加,还必需推选全校知名专家教授参加,以利虚心听取专家教授丰富的办学经验,并要有学生和工会代表参加,以便听取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
在他的主持下,经过选举改组成立新的校务委员会,增加了以教授为重要组成、教职工和学生几方面代表的合作议事体制,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扩大群众参与度,着重民主程序、规则的建立,加强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用制度保障民主。重大议题都经校党委和校委会会议充分进行民主讨论,在听取各方面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研究通过的决定,保证了决策的民主、科学和可行性,团结并调动了全校师生员工平等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集体力量民主办校,深得大家的赞同拥护,使政令畅通、政通人和,整个校园更加风清气正、心同气顺。
(三)、爱护人才团结合作的“纽带”,海纳百川汇聚人心的“桥梁”
新合并组建的北京农业大学,师资来自不同的方面,就有个团结与合作共事的突出问题。如何根除宗派思想、消除门户之见、打消隔膜,开展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作为校长的孙晓村夜以继日地思考与工作的重点。一切从大局出发,他着眼于团结、稳定、鼓劲、调动积极性,把大家团结起来,形成合力把学校搞好。
孙晓村深谙大学教育之道重在大师。他在召开的校务座谈会及走访交谈等各种场合,经常勉励称赞“农大是集北大、清华、华大三个大学的农学院而成。人才济济,专家教授极一时之选,这是很优越的条件,也是很大的力量”。他极为敬重老教授,视如国之瑰宝,谦逊诚恳地与教授专家们倾心交谈,认真听取并接受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他推心置腹、言辞恳切地说,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走到一起,志同道合、爱国之心是相通的,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之道理,人际交往中和谐友好相处,尊重彼此差异、个性特点和不同见解,求同存异,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和则事业兴!”,党和国家与学校热切欢迎支持各位师长共谋国家教育发展大业啊。他真诚谦和、尊重理解的态度和亲切宽厚、一视同仁的待人风范,感动并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与信赖,许多老教授、不同学派观点的人都愿意找孙校长谈心,敞开心扉、吐露心声,通过他耐心细致地解析和思想疏导、理顺情绪,避免偏见,去除前嫌,而心悦诚服。他尽心竭力做好各方面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既重视发挥老知识分子理论教学特长,又鼓励发扬老解放区重视实践的革命教育传统,团结留学欧美东洋老教授和工农革命干部教师于一堂,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切磋探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了思想认识感情的升华与融合,形成共识、增强信心。在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使三部分专家学者发挥各自专长,合作开展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感化人心的人格魅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大力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干的平台,遵循教学科研规律和学术自由探索、追求真理的原则,努力营造大学民主开放、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氛围,焕发出这支名师云集、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巨大能量。
其间,孙晓村作为民主党派、民建中央的负责人之一,应邀参加毛主席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时,主席非常关心农大,对他说:“农大教师现在对参加农业劳动,到农村参加实践,思想上能接受,这是好事”并殷殷教导他作为校长应该如何做出表率。孙晓村铭记主席的深切关怀与教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农田实验基地与师生同劳动,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支持农耕学习实践,积极稳妥地组织开展了系统的教学改革,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954年6月农大成立科学研究部,使研究生教育在全国高校中领先发展。10月国务院确定北京农业大学为首批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孙晓村率先在农大举办3期全校科学讨论会,总结成果,交流经验,开展学术讨论。在中央提出“双百”方针,解除了“左”的禁锢,孙晓村积极贯彻落实,学校随即成立了遗传Ⅰ(摩尔根学派)和遗传Ⅱ(米丘林学派)两个教研室,同时开展教学和科研。他特别强调“不同学派要相互尊重,取长补短,通过实践,辨明真理”。提倡学术自由,兼容不同学派、学术观点与授课风格,学术空气浓厚而活跃,也吸引了海外留学爱国人士回到祖国,受聘农大任教。他提倡科研合作方向,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协调处理好学科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农大三院合并的雄厚资源得到良好发挥,出现了教学科研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四)、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建立平等互敬友好合作关系
孙晓村倡导开放的办学思想,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他主持下,北京农业大学与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结为友好兄弟院校,聘请苏联专家教授来农大讲学,互派留学生,培养国际化人才。
当时国内的政治环境是全面学习苏联并称之为“老大哥”时,孙晓村注意避免盲目崇拜“一边倒”的极端倾向。他一方面告诫农大师生,既要重视虚心向苏联专家学习先进的科技和教学经验,但不能妄自菲薄、盲目机械地照搬照抄,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强调创新,必须依靠我们自已的专家教授,博采世界各国之长;另一方面他提醒苏联专家“不要低估中国教师的水平”,并称赞农大有世界一流、最好的农学家、教授;在学术问题上,他要求双方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因而苏联专家对中国教师是尊重有礼,不敢妄自尊大。苏联专家在与农大教授合作共事一段时间后,也称赞农大教授学术水平造诣很高,不仅在国际学科发展上有高深的见解和学识,在实践方面也有了不起的成绩。双方友好开展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有效推进了农业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成为全国高校中较早进行国际合作的典范。
(五)、创建广泛联系合作机制,架起“产学研”战略合作的“桥梁”
孙晓村是一个开拓型的校长。他从农大总体发展战略考虑,要实现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的使命,农大应构建有效的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之路,为“三农”服务。过去农林系统单位都各自为政,如能加强合作,资源配置,互通有无,优势互补,达到最佳效应,则是事业发展壮大的强国之路。
孙晓村提出建议,推广教学实践与应用研究,农业大学应与农业科学院和产业部门建立联系、加强合作。他承诺“因在国家财委计划局的职务关系,同各产业部门联系较多,可以起一种桥梁作用,把农大和各产业部门密切联系起来,以求发展”。他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组主任,经与有关方面积极磋商研究,促成这一战略性合作。1956年农业部将中国农科院的3个所和1个研究室与北京农业大学联合,组成农业教学科研中心。
这种“生产、教学、研究”全面合作在全国农业高等院校当属首创。北京农业大学开始结合农业科研的实际课题,与各省地方建立日常联系,接受产业部门邀请委托到农村去,开展培训并解决了大量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参加科学院西藏工作组,合作进行考察与研究等等,都取得了大批重要科研成果,农大人才辈出、成绩斐然,为我国农业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团结合作不辱使命 携手开创新局面
孙晓村于1951年至1960年期间任新中国北京农业大学首任校长。在农大特殊历史阶段,他充分发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主办校和全校师生团结奋进的精神,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学校从混乱、无序到和谐、有序,从大乱走向大治,教学步入正轨,成功扭转了混乱局面,充分显示了他既能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又善于协调关系团结同志,高超的领导艺术水平,带领农大走过艰难曲折又辉煌不平凡的初创历程。
孙晓村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团结合作精神,对师生的思想启迪和教育培养,以国家、民族、人民利益为己任,奠定为农民服务的牢固思想基础,继承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铸造“农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引领全校师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氛围,进而形成农大严谨治学的良好学风和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多年以后每当农大传统校风报告会上,重述孙晓村老校长的讲话,学生们总是报以热烈的掌声,他对青年学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刻持久的影响。他对师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德化于行的人格魅力,“学校里没有首长”传为佳话。他平易近人的作风,密切了干群和师生关系,赢得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尊敬和拥护,被誉称为“广受师生爱戴的民主校长”!
农大党委书记和校领导高度评价:“孙晓村校长是当时学校团结的重要核心,为学校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对学校贡献巨大。在他的领导下,北京农业大学保持着全校教职员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政治局面和优良校风”,“创造了北京农业大学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农大师生授予他第一批‘农大人’的光荣称号”。孙晓村带领全校师生携手开创了北京农业大学团结合作、健康发展的历史新局面,为新中国农业高等教育作出了开拓性的历史贡献,不辱使命,众望所归!
不忘合作初心 共建和谐社会
孙晓村热爱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倾注于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他忠实践行党的宗旨,为共建和谐社会,殚精竭虑,励精图治,辛勤耕耘,鞠躬尽瘁。他心系农大怀有深厚感情,生前留下遗言,将遗体捐献医学研究,他的骨灰撒在了他所深情挚爱的农大科学实验田中,滋养着这片祖国母亲的大地,满怀期望含笑长眠,不留片纸碑文。这段历史虽已远逝,农大师生仍深深怀念孙晓村老校长献上鲜花表达敬意,他在人们心中升起的这座不朽的丰碑,彰显了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统一战线“三大法宝”——“坚持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永不泯灭的光辉!它昭示后人,继承团结合作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强盛,携手砥砺奋进!
(作者原系民建中央办公厅干部,曾任民建中央孙晓村副主席秘书)
责任编辑: